98%石墨化增碳剂应用五大痛点破解手册
石墨化增碳剂因其高固定碳(≥98%)、低硫(≤0.05%)、低氮(≤0.3%)的特性,成为提升钢材洁净度与铸造性能的刚需材料。但应用中若踩中以下五大坑,轻则铸件报废,重则引发安全事故!金钢供应链结合行业真实案例,手把手教您避坑增效。

一、痛点:铸件/钢坯频现气孔、缩松
根本原因:
1. 水分未除净:增碳剂运输或储存中受潮,高温下水分分解为氢气,形成皮下气孔。
2. 硫含量超标:劣质产品硫含量>0.1%,与铁水中锰反应生成MnS夹杂,引发缩松。
解决方案:
烘干处理:使用前200℃烘烤2小时(尤其雨季);
硫含量严控: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次光谱检测报告(标准:S≤0.05%);
工艺优化:加入前在铁水表面撒覆盖剂(如碳化稻壳),隔绝空气防氧化。
案例:河北某阀门厂因未烘烤增碳剂,导致出口铸件气孔报废率超15%,年损失200万+。

二、痛点:增碳剂“沉底不溶”,吸收率仅60%
根本原因:
1. 粒度不匹配:电炉熔炼选1-5mm颗粒最佳,粒度<0.2mm易飘散,>10mm沉底难熔;
2. 投料时机错误:低温投料(<1450℃)导致增碳剂裹挟炉渣。
解决方案:
粒度分级使用:
电炉:1-5mm颗粒(熔速快,吸收率>90%);
冲天炉:0.5-2mm细粉(随气流充分分散);
精准投料时机:
① 废钢熔化70%时投入(炉温≥1500℃);
② 分2-3批加入,间隔5分钟。

三、痛点:铸件硬度波动大,成分控制失效
根本原因:
1. 固定碳含量虚标:部分产品掺石墨粉,实测碳含量仅92-95%;
2. 灰分超标:劣质增碳剂灰分>1.5%,堵塞炉壁透气砖。
解决方案:
三步验货法:
① 取样滴酒精点燃,优质增碳剂火焰呈蓝色(杂质少);
② 检测体积密度≥1.5g/cm³(掺假品密度<1.2g/cm³);
③ 第三方检测灰分(标准:≤0.7%)。
替换掺假料:选用石墨电极边角料提纯产品,碳稳定性更优。

四、痛点:炉衬侵蚀加速,生产成本飙升
根本原因:
碱性炉衬被酸性物质腐蚀:劣质增碳剂含SiO₂、Al₂O₃等酸性杂质,与镁砂炉衬发生反应。
解决方案:
化学指标双控:
SiO₂≤0.5%;
Al₂O₃≤0.3%;
炉衬保护工艺:
① 加入增碳剂后,追加0.1%冶金级萤石(CaF₂≥85%)稀释渣层;
② 每炉次结束前扒净炉渣。

五、痛点:车间粉尘爆炸,环保处罚频发
根本原因:
1. 粉料飘散:超细粉(<0.1mm)在输送中扩散,遇明火爆炸;
2. 粘结剂污染:劣质成型剂含苯类物质,高温释放二噁英。
解决方案:
抑尘技术升级:
选用冷压成型增碳剂(破碎率<3%);
气力输送系统加装氮气惰化装置;
环保粘结剂替代:选用水溶性无机粘合剂(如钠基膨润土)。
结语:用好增碳剂的“三要原则”
1. 验货要狠:到货即检碳含量(碘滴定法)、硫含量(燃烧法);
2. 工艺要细:投料温度≥1500℃,分批加入间隔>5分钟;
3. 合作要稳:锁定头部厂家,拒绝“三无”贸易商。